当武汉青山区121社区的孩子们踮脚触摸海螺标本时,免费色播网站-成人黄色直播网站 蓝点社会实践团的海洋科普进内陆行动,已悄然走过第三个年头。7月2日至18日,这支团队再入武汉市多个社区,开展10余场主题科普课程,900余名中小学生在斑斓的海洋世界里,延续着这份跨越山水的蓝色约定。
钢花村街道121社区活动现场
志愿者开展海洋科普宣讲
针对内陆青少年的认知特点,团队今年升级了科普教具体系:在热带鱼、贝类等传统标本基础上,新增潮汐发电动态模型、海洋灾害模拟视频素材,并配套“双碳”理念图文手册,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物与影像。121社区的课堂上,成员结合医药研发案例讲解海洋生物药用价值,解析食品供应链中的海洋食材,让孩子们理解“遥远海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”。一名二年级学生在互动中主动回应“要做海洋小卫士”,展现出对生态保护理念的初步认同。
“海洋动力与化学”课堂上,潮汐发电原理演示装置引发热烈讨论。学生们围绕“波浪如何点亮灯泡”“海洋能量如何助力双碳目标”等问题展开追问,认知已从“海水涨潮”进阶至新能源应用层面。而在南苑社区的“海洋灾害探机理”课程中,风暴潮模拟视频配合真实案例解析,让防灾知识具象化。通过绘制逃生路线图,孩子们掌握“海啸来了往高处跑”“海水异常退去需躲避”等实用技能。
蓝点社会实践团与社区青少年合影
实践团指导老师陈波表示,课程设计已从“知识讲解”转向“能力培养”,更注重教会孩子科学应对灾害的方法。在科苑社区,“海洋生态合作”主题课堂上,珊瑚与虫黄藻的共生关系、小丑鱼与海葵的互助行为,通过动态示意图呈现,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生物间的依存关系。课后,有孩子画出“鱼群保护珊瑚”的创意作品,将生态平衡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自觉。
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教学,让内陆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建立对海洋的科学认知,为海洋保护播下种子。